您的位置:首页 > 文章 > 文章详情
VUE创始人邝飞谈vlog:没有自我表达的视频,更像旅游宣传片2019/03/02

使用vue已经快有两年多了,有朋友最近问我说想做vlog,第一反应就是用vue零成本入门,专业的软件太过于复杂,对电脑要求也比较高。避免一时兴起浪费资源和钱!


文章来源于:刺猬公社

作者:赵思强



原来个性是“nice to have”的东西,但现在大家会觉得展现个性,即使是很闷的个性展现出来,也是很好,很有看点的东西。


2012年,27岁的邝飞离开呆了四年的腾讯广州研发部,走之前,总经理张小龙问他,“你为什么不发朋友圈?”


作为一个资深摄影爱好者,邝飞觉得用手机拍出来的照片,完全不符合他对“美”的要求,他给张小龙的回答是,“因为我觉得摄影是个严肃的事。”但他应该没有想到,自己会在四年后推出一款产品,主要任务就是让这件严肃的事,变得更加平民化。


今年,vlog这一起源于国外的视频形式,在国内快速成长起来,VUE也慢慢变成了分享vlog内容的首选平台之一。


vlog是什么?从字面上来看,vlog就是video blog的缩写,直译为视频博客,或者视频日记。视频内容以制作者为主角,像日记一样,用视频把自己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,然后通过拼接剪辑,再加上字幕和音乐,制作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视频生活记录。


相比现在主流的娱乐类型短视频,vlog没有那些花哨华丽的画面,或者博人眼球的情节,但就是这种节奏平缓的内容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95后年轻人。冬瓜孙东山、你好竹子、井越、flypig等专业vlogger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很多人也把vlog视为短视频的下一个风口。


你好竹子

你好竹子


不久前,腾讯推出新短视频应用yoo视频,也将vlog和vstory作为平台的两个主要内容形式。腾讯副总裁林松涛表示,“真正全民UGC还没有到来,短视频市场还在爆发前夜,随着5G等更多技术门槛的进步,全民拍视频表达将是未来必要的趋势。”


vlog和其他类型的短视频有何不同,什么样的vlog,才算是一个好的vlog,现在是vlog发展的好时机吗?带着这些问题。


VUE创始人邝飞谈vlog:没有自我表达的视频,更像旅游宣传片


VUE创始人邝飞谈vlog:没有自我表达的视频,更像旅游宣传片


一、您曾经与“微信之父”张小龙共事过,他对您现在做产品有没有什么影响。


A:小龙对项目某些关键点的要求很严格,很细致。如果哪个点没做到位的话,就会反复来和我们讨论。当时我还是刚工作不久的新人,更多时候是疑惑,觉得昨天讨论是要这么做,怎么今天又不对了,给人的感觉“挺难伺候”的。


但当我到北京工作、创业之后,有时候会突然意识到他为什么那么做,理解他“总是在想缺什么”的思考模式。当时张小龙觉得人与人的沟通用邮件太正式了,就做了一种对话形式的邮件,设计是我来负责的,和现在的微信长得基本一样,那时候使用的人并不多,每天只有二三十万,当时我只觉得也没人用,还要天天改,不太理解。后来才明白他是在试图真正理解社交模型上的问题。


二、VUE已经推出两年,这两年产品迭代的逻辑是怎样的。


A:我们最初的判断就是,未来的沟通表达方式会切换到视频上来,所以我们的愿景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做得出视频,用视频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生活。而这个愿景拆解开来,分为很多个阶段。


第一步是让大家接触视频,理解视频的创作逻辑、要点。大部分人其实不会拍摄,觉得拍视频比较复杂,所以我们最初的设计就是十秒钟,分成四段的拍摄模式,让用户先拍一些简单、但是看起来比较精彩的东西。


接下来我们发现,只是拍一个十秒钟的短片段的话,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动图的信息量。所以第二步我们希望用户能拍出有结构、有主题的视频,长度在一两分钟。


据我们目前的观察,现在的视频还缺乏一些个人的特色,比如去一个地方旅游,大家拍出来的东西可能是非常像的。所以下一步我们会鼓励用户在镜头面前展现自己的想法,在有内容、有主题的视频上赋予更多个人特征。


三、听上去就很像是vlog了。


A:是的,现在用户对vlog的认可,和尝试的冲动都越来越强了,我们在推出第二个版本时,担心vlog这个词显得过于专业,便使用了“视频博客”这个中文译名,结果发现好多用户自行用vlog作为标题,从整体的环境发展来看,vlog这个概念很符合我们现在的发展路径。



四、其实在VUE上线半年后,公司就推出了另一款社区类短视频App,但一年半之后才把两者合并,为什么不在最开始就做社区?


A:做社区其实我们从一开始就有打算了,但我们觉得当时最主要的是培养大家的拍摄习惯,如果把产品做得太复杂,那么这件事情就会受到影响。发展到现在,我们觉得习惯和能力都有了,而且看视频的肯定数量要高于做视频的,所以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把二者合并的时机。


五、您认为vlog和快手、抖音这样的视频有何区别,他们是共存关系,还是迭代关系。


A:我觉得是共存的,分别满足不同内容消费群体的不同诉求。比如有人说看抖音的人特别多,另一个角度理解就是不看抖音的也非常多。vlog是有结构的长视频,快手抖音上更多是小的片段,信息量和深度是有限的。另外Vlog更多的是展现个人的个性,以我的东西跟别人不同为荣,在抖音上更多的是参与大家都在做的事情。

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用户会期待消费更深度的内容,在内容消费比较单一的情况下,用户很容易发生厌倦,而深度的好处在于发生厌倦的周期更长一些。



六、您怎么理解vlog的“深度”,您提到的个性又该怎样体现


A:我认为深度有两点:第一是在同一主题下信息的丰富程度;第二是相比我们看到的、听到的,我们想到的东西就是更深度的。比如有一位vlogger叫做竹子,发了一个vlog介绍自己在火人节的见闻,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感悟,比如没洗到澡她是怎么想的、脸肿了她是怎么想的。这样的体验背后的意义是什么,能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什么样的看法,这是非常宝贵的。这其实也就是她个人个性的体现。


我算是“上一代”的人,总觉得不会有人想看我在视频里说话,但我现在发现,其实有人在视频里分享自己的看法,要比单纯看景色更令人触动。如果把自我的表达抠掉,就只是一个平白无奇的旅游宣传片。同一个场景下,不同人的理解,这个东西是吸引人的。原来个性是“nice to have”的东西,但现在大家会觉得展现个性,即使是很闷的个性展现出来,也是很好,很有看点的东西。



七、您认为目前vlog的发展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。


A:整体来看,我对vlog的发展是乐观的。我觉得最关键的点是用户要勇于踏出这一步。vlog在原来被认为是专业的人才能做,但现在设备、文化、互联网等各方面的发展降低了门槛,所有人都可以做这件事,比如像之前的直播,原来是专业的机构才能做得事情,比如写专栏也是,但现在有微信公众号等内容创作平台。现在是一个让vlog更平民化、普及化的机会。我们也发现很多不会拍的用户现在拍得越来越好。


vlog只是一种结构和形式,内容范畴包罗万象。场景实际上每个人都不缺,我们平常发朋友圈,也是觉得有些东西比较特别。现在缺的是大家敢于对着镜头展现自己的看法,分享自己的观点。我们在工具上给了一些相应的引导,也希望平台上的vlogger给出示范作用。


八、这两年短视频领域发展迅速,也有很多“昙花一现”的公司,您是怎么保证VUE比较稳定发展的。


A:可能和我们路径想的比较清楚有关系。比如我们知道用户喜欢哪些小功能,但是我们不会做,因为不是很符合我们的愿景,短时间内可能会积累很多用户,但会离我们要做的事情越来越远。


太强调特效和模板的话,很容易导致用户做出来的东西都差不多。分享生活不是通过特效分享的,记录和分享才是可持续的需求,除非能天天做出很流行的特效,否则不能持久,更重要的是视频的内容。


你想试试拍vlog吗。我们近期将推出一系列的vlog拍摄教学视频,关注鬼谷影视学院vlog教学。





企业宣传视频年包服务

视频策略 | 视频制作 | 渠道营销


鬼谷影视

带你去看更大的世界
TO SEE A BIGGER WORLD